一、通风系统的核心功能
排除有害污染物
粉尘:砂光、开料等工序产生的木屑、纤维粉尘(易引发呼吸道疾病,且存在爆炸风险)。
VOCs(挥发性有机物):涂胶、热压工序中胶水(如脲醛胶、PVC 胶)挥发的甲醛、苯系物、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等有毒气体。
热量与湿气:热压工序释放的高温热气、潮湿空气(影响车间温湿度平衡)。
调节车间微环境
控制温湿度:避免局部区域过热(如热压机附近)或湿度过高(影响胶水干燥)。
稀释异味:改善车间空气质量,提升员工舒适度。
二、各工序通风设计要点
1. 砂光 / 开料工序(粉尘污染为主)
通风方式:
局部负压除尘:在砂光机、裁板锯等设备的出料口、传送带缝隙处设置吸尘罩,通过管道连接至中央除尘系统(如布袋除尘器),风速需≥10m/s,确保粉尘及时吸入。
车间整体排风:采用机械排风(排风扇或管道排风),pvc免漆板换气次数≥15 次 / 小时,避免粉尘在车间内扩散。
防爆要求:若使用实木颗粒或易燃基材,需采用防爆型风机和电气设备,除尘管道接地防止静电积聚(粉尘爆炸极限约为 40~60g/m³)。
2. 涂胶 / 热压工序(VOCs + 热量污染)
通风方式:
局部排风罩:在涂胶机上方、热压机进出口设置侧吸式或顶吸式排风罩,风量按每米设备长度 1000~1500m³/h 计算,确保挥发气体迅速收集。
机械送排风系统:车间整体换气次数≥8 次 / 小时,采用 “下送风 + 上排风” 模式(新鲜空气从底部送入,污染空气从顶部排出),形成气流梯度,减少工人接触污染空气。
气体处理:
排风需经活性炭吸附装置或光氧催化设备处理,VOCs 去除效率≥90%,达标后排放(参考 GB 30981-2020《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》)。
热压工序可回收余热,用于预热基材或车间供暖,降低能耗。
3. 封边 / 贴膜工序(微量挥发物 + 热气)
通风要求:
小型车间可采用移动式净化设备(如带活性炭过滤的风机),重点针对封边机、贴膜机局部区域排风;
大型车间需设置管道式排风系统,换气次数≥6 次 / 小时,避免胶水挥发物积聚。
4. 仓储与调漆间(易燃易爆风险)
调漆间:
独立封闭设计,通风系统采用防爆型风机,换气次数≥12 次 / 小时,地面防静电处理,禁止火花。
胶水仓库:
保持通风干燥,避免阳光直射,排风管道避免穿过办公区或居民区。
四、环保与安全合规要求
排放标准
粉尘:排放浓度≤12mg/m³(参考 GB 16297-1996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)。
VOCs:苯≤0.5mg/m³,甲苯≤10mg/m³,二甲苯≤15mg/m³(具体需符合地方环保标准,如北京 DB11/1385-2017)。
噪声:风机噪声≤85dB(A),需安装消音器或隔音罩。
安全规范
排风管道需使用金属材质(如镀锌钢板),布纹免漆板避免静电积聚;管道截面积逐渐扩大,减少涡流和粉尘堆积。
涂胶区、调漆间等易燃易爆区域需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,联动通风系统紧急排风。
五、通风系统维护要点
定期清洁
除尘管道每季度检查一次,清除积尘(尤其是弯头、三通处),避免堵塞或爆炸风险。
活性炭装置每 3~6 个月更换一次(根据使用频率和污染物浓度),确保处理效率。
运行监测
安装风速仪、温湿度传感器、VOCs 检测仪,实时监控通风效果,数据接入中控系统,异常时自动报警。
每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排放气体进行合规性检测,保留检测报告备查。
六、不同规模工厂的通风方案建议
1. 小型工厂(面积<500㎡)
采用分散式通风:砂光机配备独立除尘设备,涂胶区使用移动式净化器,车间顶部安装轴流风机进行整体换气。
成本优势:初期投资低(约 5~10 万元),适合预算有限的企业。
2. 中型工厂(面积 500~2000㎡)
采用中央除尘 + 分区排风系统:砂光工序集中除尘,涂胶 / 热压区设置管道排风,配备活性炭处理设备,投资约 20~50 万元。
3. 大型工厂(面积>2000㎡)
采用智能通风系统:结合 PLC 控制系统,根据各区域污染物浓度自动调节风量,透光木饰面余热回收利用,投资 50 万元以上,长期节能效果显著。
微信公众号
手机官网